Original
2016-06-02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的原型为“输出驱动假设”,针对的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2013年拓展到大学英语教学,2014年年初修订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同年10月在“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被正式命名为POA。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级外语学习者。如果用《欧州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来衡量,教学对象至少要达到A2或以上水平。第二,“产出”(production)与“输出”(output)的含义不同。“产出”除了包括“输出”所指的说和写以外,还包括口译和笔译;“产出”对应的英语是production,既强调产出过程(producing),又强调产出结果(product)。
下图展示了POA理论体系的三部分及其关系。其中“教学理念”是其他两部分的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同时教师的中介作用体现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多年来,文秋芳教授和外语界的同仁们一直在研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POA的产生可视为建设这种理论的探索和尝试,其发展与完善前后经历了十年时光。其间,文教授曾就这一主题多次在海内外学术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会下不断收到热情听众的反馈;也曾就这一议题组织过小型专家咨询会,得到与会者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帮助下,文教授曾邀请8所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师参加了POA的教学试验,其中在读博士生中国政法大学张文娟老师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就“法庭中的文化冲突”这一单元,进行了三轮尝试性实践,不断优化POA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Alister Cumming仔细听取了对这一教学理念和流程的阐述,在多个选项中帮助确定了POA这一名称。简言之,POA的产生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团队构建知识的创新过程。 近日,文秋芳教授的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nglish in China一文在由剑桥大学主办的Language Teaching期刊上发表,文章追溯了近十年来“产出导向法”的推演过程。 参考文献 Wen, Qiufang. 2016.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nglish in China. Language Teaching.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4): 547-558+640.